一、草魚出血病
1.病原體
草魚呼腸孤病毒,球形顆粒,直徑70~80nm,20面體球形顆粒,含有11個片段的雙鏈RNA。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毒株。目前已報道了10個分離株,該病毒主要引起中國淡水養殖主要品種草魚在魚種階段發生出血病,死亡率高達90%以上,給水產養殖業造成巨大損失。
2.流行情況
草魚、青魚都可發病,但主要危害草魚,從2.5厘米~15厘米大小的草魚都可發病,有時2齡以上的大草魚也患病。草魚出血病發病季節長,每年6月下旬至9月底是主要流行季節,高峰在8月,死亡率高,高密度飼養的魚種池危害更甚,常發生全塘覆沒,對提高淡水魚產量是一個嚴重的威脅。
水溫在20℃~33℃時發生流行,最適流行水溫為25℃~30℃。當水質惡化,水中溶氧低,透明度低,水中總氮、有機氮、亞硝酸態氮和有機耗氧率高,水溫變化大,魚體抵抗力低下,病毒量多時易發病。
3.發病過程
從感染到發病死亡,需4天~15天,一般是7天~10天。病程分潛伏期、前趨期和發展期三個階段
(1)潛伏期。約3天~10天,在此期間內,魚的外表不顯示任何癥狀,活動與攝食正常。潛伏期的長短與水溫及病毒濃度有密切關系。水溫高,病毒濃度高,潛伏期短;反之,則長。
(2)前趨期。時間短,僅1天~2天,魚的體色發暗、發黑,離群獨游,停止攝食。
(3)發展期。時間長短不一,一般為1天~2天,病魚表現充血、出血癥狀而死。
4.癥狀
患病初期,魚體色發黑,離群獨游水面,反應遲鈍,攝食減少或停止。
(口腔充血發紅)
病魚的主要癥狀是充血。體內外各個器官和組織表現出斑點狀或塊狀充血,諸如鰭條、鰓蓋、鰓絲、眼眶、口腔、下顎等表皮組織,不用解剖就可以看到充血現象。病魚眼球突出,鰓絲蒼白或充血。腦膜腔、肌肉、腸道、腸系膜、鰾壁、膽囊、肝、脾、腎等器官,也往往出現充血現象,故依癥狀定名為"出血病"。
外部癥狀一般微帶紅色,小魚種在陽光或燈光透視下,可見皮下充血現象。將病魚皮膚剝開,肌肉有的顯示點狀或快狀出血,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現象,鰓部貧血,出現“白鰓”,也可能出現鰓瓣呈斑狀充血,但有的病魚鰓部無此癥狀。
內部器官的癥狀常見的是腸道充血,全腸或局部因充血呈鮮紅色,腸系膜和周圍脂肪,也常伴有明顯的點狀出血。但腸道半滑肌一般仍完好,仍具韌性,無腐爛或水腫等情況出現,少數病魚的肝、脾、腎等出現灰白色或局部充血,鰾壁及膽常充滿血絲。
實際上,上述癥狀群并非全部同時出現,按其癥狀表現和病理變化的差異,大致可分為3個主要類型和"白鰓"共4種類型,可同時出現,亦可交替出現。
(1)紅肌肉型。主要癥狀為肌肉明顯出血,全身肌肉呈鮮紅色。
(2)紅鰭紅鰓蓋型。主要癥狀為鰭基、鰓蓋嚴重充血,頭頂、口腔、眼眶等處有明顯出血點。
(3)腸炎型。主要癥狀為腸道嚴重充血,腸道全部或局部鮮紅色,內臟點狀出血。診斷時,要注意以腸道出血為主的草魚病毒性出血病與細菌性腸炎病的區別,前者表現為腸道充血發紅且無膿液或有琉晶樣物質。
(4)“白鰓”型。鰓絲呈白色,腸道、肝臟等內臟器官均呈白色。
5.防治方法
放養密度應控制在800尾/畝以下為宜。水質越壞發病越嚴重,長期低溶氧狀態最容易發生本病。
(1)清塘消毒。清除池底過多淤泥,改善池塘養殖環境,并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潑灑消毒。
(2)下塘前藥浴。魚種在放養時用10ppm的聚維酮碘溶液浸泡6~8分鐘,用聚乙烯氮戊環酮碘劑(PVP-1)60毫克/升藥浴25分鐘左右。
(3)人工免疫預防。發病季節到來之前人工接種出血病防治滅活疫苗,或免疫組織漿疫苗,可產生特異性免疫力,保護草魚安全度過當年流行季節。
?、俳》ǎ耗猃埓溲?,0.5%疫苗液浸浴夏花24小時;或0.5%疫苗液,加0.5毫克/升莨菪堿,尼龍袋充氧浸浴3小時,成活率可達83%~92%。
?、谧⑸浞ǎ?厘米以上的草魚,采用腹腔或背鰭基部注射每為注射疫苗0.3毫升~0.5毫升。
(4)藥物防治。
?、僦兴帲好?00千克魚每天用大黃、黃芩、黃柏、板藍根各125克,再加0.5千克食鹽拌飼料投喂,連喂7天。
?、谟昧蛩徙~溶于水全池遍灑,使池水成0.7毫克/升濃度,隔天1次,連潑灑2次。
(5)水體消毒??梢酝ㄟ^全池潑灑生石灰(每立方水體35-40克)進行消毒與改善水質。
(6)殺滅水體中的病毒病原??刹捎脻姙⒌庵苿┑姆椒?,對于發生出血病的草魚池塘,通常連續潑灑聚維酮碘或季銨鹽絡合碘等(每立方水體0.3-0.5毫升)2-3次,隔天1次。
二、鯉痘瘡病
該病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主要危害鯉、鯽的病毒性傳染病。其特征是在魚體表出現大量灰白色石蠟樣增生物。
1.病原
痘瘡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,病原為鯉皰疹病毒,病毒直徑為0.07-0.1微米。病毒顆粒近球形,復制適宜溫度為15℃~22℃,通常由成群的球狀病毒顆粒感染所致。
2.流行與危害
流行季節與溫度:冬季及早春低溫(10-16℃)時節。
本病通常流行于秋末冬初和早春季節,水溫在10℃~20℃時,水質較肥的池塘鯉魚易發此病,特別是一齡以上的鯉魚對此病較敏感。當水溫升高(高于18℃后)或水質改善后,痘瘡會自行脫落,會逐漸自愈。條件惡化后又可復發。在越冬后期可引起病魚死亡,在輕微病情的情況下,一般不會造成死亡,但影響魚的生長及魚體外觀,降低商品價格,影響經濟效益。
3.癥狀和病變
魚體表出現乳白色小斑點,并覆蓋一層很薄的白色黏液,隨著病情的發展,白色斑點的大小和數目逐漸增加、擴大和變厚,其形狀大小各異。這種增生物既可自然脫落,又能在原患部再次出現新的增生物。病魚生長性能下降,表現為消瘦、游動遲緩,甚至死亡。
病狀的特點是:早期病魚體表出現乳白色小斑點,并覆蓋著一層很薄的白色黏液,隨著病情的發展,白色斑點的大小和數目逐漸增大和增多,以至蔓延全身。由于患病部分的表層受到某些刺激增厚而形成“增生物”,色澤由原來的乳白色逐漸變成石蠟狀,形成癬狀痘瘡,上面有時有極小的紅色條紋?!霸錾铩笨筛叱鲷~體表1毫米~5毫米,其表面由光滑變為粗糙,質地由柔軟變為軟骨狀,較堅硬,一般不能被磨擦碰掉。這種表皮“增生物”是致密的結締組織,內有一些微血管,其主要成分是膠原纖維。這些“增生物”長到一定大小后,可自動脫落,以后在原位置上又重新長出新的“增生物”
4.防治方法
(1)加強綜合預防措施,嚴格檢疫制度。隔離病魚,并不得留作親魚。
(2)漁池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,有病魚或病原體的水域亦需作清毒處理,最好不用作水源。
(3)將病魚放入含氧量高的清潔水中(最好是流動水),體表增生物會自行脫落。
(4)將0.5千克大黃研成粉末,用開水浸泡12小時后,與100千克餌料混合制成藥餌,或者內服三黃粉,同時全池潑灑0.4ppm二溴海因,投喂3-5天。
(5)使用生石灰調節池水pH值,使之保持在8以上。
(6)二溴海因或溴海因全池潑灑,用量為0.2~0.5克/立方米。
(7)碘伏全池潑灑,用量為0.2~0.3毫升/立方米。
(8)復合碘溶液,或10%聚維酮碘溶液,或10%聚維酮碘粉,一次量,每一立方水0.1毫升,或0.45~0.75毫升,全池潑灑一次。
(9)銀翹板藍根,或七味板藍根,或清熱中藥方劑,一次量,每1公斤飼料3.2~4.8克,或6~8克,一天兩次,連用2~3天。
三、鯉春病毒病
1.病原
該病由一種彈狀病毒即鯉春病毒血癥病毒(簡稱SVCV)引起。有一層囊膜,病毒大小為180×70nm,含單鏈RNA和依賴于RNA的RNA聚合酶(最適活性溫度為20-22℃),在CsCl中的浮密度為1.195-1.200克/毫升。根據其結構蛋白組分可把該病毒列入水泡性口炎類。目前研究證明SVC病毒只有一種血清型。
(鯉魚眼球突出)
2.流行及危害
鯉春病毒病流行地域廣,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發生,時間主要在4~6月,水溫在13~22℃,17℃左右是最容易發病的溫度。危害對象主要是鯉魚,鯽魚也被感染,越冬以后的幼鯉和1齡以上的鯉魚極易感染。感染途徑是以水體為媒介、水平傳播為主,亦可通過魚類寄生蟲等傳播。傳播快、潛伏期短,死亡率高。
在春季比較流行,在15度以下感染后的魚出現病癥,20度以上則停止,當水溫低于13度,由于病毒的活力降低,其感染力也隨之下降。
感染后死亡率在30%-40%,有時高達70%;嚴重時病魚的死亡率可高達100%。
(鯉魚魚鰾出血)
3.癥狀
病魚一般表現為體色變黑、反應遲鈍、呼吸困難,無食欲,游泳遲緩,往往失去平衡而側游,嚴重時無力靜臥水底。病魚體表兩側有紅腫浮斑,體表輕度或重度充血,肛門紅腫外突且常掛有長條狀黏液,腹部膨大,眼球外突。
病魚往往有多量帶血的腹水。由于該病毒在體內增殖,尤其是在毛細血管內皮細胞、造血組織和腎細胞內增殖,從而破壞了體內水鹽平衡和正常的血液循環,因此病魚表現為肝、腎、脾、心、鰾、肌肉和造血組織等多組織器官的水腫、出血、變性、壞死及炎癥等病變,從而導致感染魚死亡。
解剖可見腸道和腎充血發炎,腸黏膜脫落,腸內有膿狀物。病情嚴重的病魚除有腸道出血性發炎外,腹膜也發炎,腹腔內充滿大量滲出液,嚴重時為帶血的粉紅色。鯉魚急性感染時,鰓、腸、心、腎、肌肉出血,肝發炎及水腫,最后肝多處壞死,可見黃疸癥狀。
(鯉肛門紅腫,體表出血)
4.防治
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,主要進行預防。
(1)魚病流行季節,每15天,每畝水面用生石灰20公斤,或漂白粉交替使用,全池潑灑。
(2)可用大蒜素、板藍根、地榆、魚腥草或大黃、穿心蓮(2∶3∶1∶3∶2)合劑遍灑,連用2~3次,同時按上述比例拌餌投喂。
(3)用含氯消毒劑比如二氯異氰脲酸鈉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潑灑消毒。
(4)注射疫苗。用滅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免疫預防。
(5)用碘伏、季銨鹽類消毒可預防此病發生。
(6)將水溫提高到22℃以上可控制此病發生。
四、傳染性胰臟壞死病
1.病原
病原體為傳染性胰臟壞死病病毒,多為冷水魚類病害。傳染性胰腺壞死病毒(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
Virus,IPNV),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體,無囊膜,直徑55~75nm。病毒在RTG-2、PG、RI、CHSE-214、AS、BF-2、EPC
等魚類細胞株上增殖,并產生細胞病變(CPE),生長溫度為4~25℃,最適溫度為15~20℃。病毒在胞漿內合成和成熟,并形成包涵體。
2.傳播途徑
主要侵害鮭科魚類魚苗至3
個月內的稚魚,廣泛流行于歐、美、日本等許多國和地區,我國東北、山東、山西、甘肅、臺灣等省養殖的虹鱒均發現此病。發病水溫一般為10~15℃。2~10周齡的虹鱒魚苗,在水溫10~12℃時,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高達80~100%。20周齡以后的魚種一般不發病,但可成終身帶毒,成為傳染源。本病可通過水平和垂直兩種方式傳播。
垂直傳播:帶病毒親魚的卵、精液。
水平傳播:病魚的糞便、尿、分泌物將病毒帶入水中,感染途徑為鰓和口。
3.流行及危害
該病主要危害鮭科魚類的魚苗及幼魚。開食2月齡的苗種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,一般開食后7周開始出現死亡,較大魚苗首先發病,20周齡以上幼魚一般不再發病。發病水溫為10℃~15℃,水溫在10℃~12℃時死亡率可達80%~100%,該病潛伏期與魚大小及水溫有關,魚越大潛伏期越長,水溫越高潛伏期越短。
(虹鱒魚)
4.癥狀
病魚體色變黑,眼球突出,腹部膨脹,充有大量腹水,鰭基部和腹部發紅、充血,多數病魚肛門處拖著線狀粘液便,并不時在水中旋轉狂奔。肝臟、脾臟、腎臟、心臟蒼白,消化道內通常無食物,充滿乳白色或淡黃色粘液。典型病變是胰腺壞死,并在一些細胞胞漿內出現包涵體。疾病后期,腎臟和肝臟等也發生變性、壞死。
體重5克以上幼魚多為慢性,死亡速度較慢,外觀腹部膨脹,體色變黑,眼球突出,鰭基部和腹部充血發紅,肛門大多拖線狀糞便,游動緩慢,攝食不良。
體重5克以下魚苗多為急性,死亡速度快,病魚活動遲緩,側游或緩慢旋轉游動后沉底,腹部膨脹,體色變黑。
5.預防
不使用帶病原的親魚繁殖幼體,不從發病區運輸魚及卵,采用獨立水體進行產卵、魚苗孵化、培養。魚苗、魚種應放置于漁場最上游,以防止水平傳播,防止水源污染。
養殖設施及工具用高濃度氯制劑徹底消毒。
疾病暴發時,減少養殖密度;魚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毫克/升消毒15分鐘;加強水源、魚、設施等的嚴格消毒。
6.治療
發病池一般通過提高水溫的方法來控制病情發展。
患病早期用聚維酮碘溶液(按10%有效碘計算),每千克魚體重用1.64~1.91克,拌餌投喂,每日1次,連續10-15天。
五、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
1.病原
病原為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毒,多為冷水魚類病害。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毒(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
virus,
IHNV),病毒顆粒呈子彈形,大小為120~300×60~100nm,單鏈RNA,有囊膜。病毒在FHM、RTG-2、CHSE-214、PG、R、EPC、STE-137
等細胞株上復制生長,并出現細胞病變(CPE),生長溫度為4~20℃,最適溫度15℃。
患病虹鱒腹部膨大,體表出血、出血(仿山崎隆義)
2.傳播途徑
主要危害虹鱒、硬頭鱒、銀鱒和大西洋鮭等鮭科魚類的魚苗及當年魚種,尤其是剛孵出的魚苗死亡率可達100%,1 齡魚種的感染率與死亡率明顯下降,2
齡以上魚基本不發病。流行水溫為8~15℃??赏ㄟ^水平和垂直兩種方式傳播。
垂直傳播:帶病毒親魚的卵和精液,由卵傳播幾率更大。
水平傳播:水源受污染等。病毒主要經鰓和消化道入侵魚體。
患病虹鱒魚苗肌肉出血(仿山崎隆義)
3.流行及危害
主要危害鮭科魚類如虹鱒、大麻哈魚、河鱒等魚苗及當年魚種,發病水溫4℃~13℃,8℃~10℃時發病率最高,15℃以上停止發病,2月齡以下魚苗在水溫10℃時死亡率達100%,2月~6月齡魚種死亡率大于50%,大于7月齡魚種死亡率約為10%左右,近年發現體重7克~100克的虹鱒也有發病案例。
患病鮭魚苗肌肉出血(仿W.Ahne)
4.癥狀
病魚體色發黑,出現昏睡,或游動緩慢,時而出現痙攣,往往在劇烈游動后不久即死。病魚眼球突出,腹部膨大,鰭條基部充血,出血,肛門處常拖有一條不透明的粘液糞便??谇?、骨骼肌、脂肪組織、腹膜、腦膜、鰾、心包膜、腸及魚苗的卵黃囊等出血。腎臟及脾臟的造血組織嚴重壞死,病情嚴重時腎小管及肝臟也發生局部壞死,胃、腸固有膜的顆粒細胞、部分胰腺的腺末旁及胰島細胞也發生變性、壞死。胞漿內??梢姲w。
該病往往在魚苗及幼魚期引起突發性批量死亡,一般感染后7天~14天發病。病魚游動遲鈍,旋轉活動,有時沉底,體色變黑,腹部膨大,鰭基充血,肛門懸掛不透明、黏液狀糞便,體側肌肉呈“V”形出血。慢性病魚眼球往往突出。
該病易與傳染性胰腺壞死病相似,傳染性造血組織壞死病的病魚肛門后面拖的一條粘液便比較粗長、結構粗糙。
患病虹鱒腎造血組織壞死H.E ×400(仿P.George)
5.預防
養殖設施及工具嚴格消毒。魚卵在17~20℃孵化為宜,并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(PVP-I,含1%有效碘)50毫克/升浸洗15分鐘,當pH顯堿性時可將濃度提高至60毫克/升,因為在堿性條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效用降低。
6.治療
(1)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等免疫增強劑,增強機體免疫力有一定作用。
(2)將病魚池水溫提高至17℃~20℃可控制病情嚴重惡化。
六、病毒性出血敗血病
1.病原
本病多為冷水魚類病害,病原體為彈狀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維德病毒,或稱艾格特維德病毒(Egtved virus),為一種單鏈RNA
病毒,大小在170~180nm×60~70nm。病毒能在哺乳動物細胞株BHK-21、WI-38 和兩棲動物細胞株GL-1
上生長,但更易在魚細胞株如BF-2、CHSE-214、FHM、PG 和RTG-2
上生長。生長溫度范圍為4-20℃,最適增殖溫度為15℃,20℃以上失去感染力。
患病虹鱒肌肉出血 (仿P.George)
2.傳播途徑
水為傳播媒介,通過親魚垂直傳播,另外池底淤泥及無脊椎動物為其水平傳播途徑。帶病毒魚是重要的傳染源。潛伏期通常為14周。
患病虹鱒鰓蒼白,貧血,脾、腎腫大(仿P.Kinkelin)
3.流行及危害
主要危害魚種及幼魚,一般魚體大于5厘米才發病。流行于冬末春初,水溫6℃~12℃發病多,在8~10℃死亡率最高,14℃~15℃發病少,而在15℃以上時,卻很少發生。累計死亡率可達80%,當水溫變化或移動魚體后易發生。
4.癥狀
癥狀分為急性、慢性和神經型三種。一般由急性轉為慢性,最后轉為神經型。但三種表現型不易明確區分,主要表現為突發性大量死亡,皮膚出血。
急性型:發病迅速,死亡率高,主要表現為突發性大量死亡,體色發黑,死亡量大,鰓蒼白有出血點,皮膚、肌肉、眼眶周圍及口腔出血。病魚貧血,造血組織發生變性、壞死,白細胞和血栓細胞減少。體內脂肪組織、生殖腺、肌肉、腸系膜有出血點,肝臟色淡,腎臟變薄充血。
慢性型:一般由急性轉變而來,病魚病程長,中等程度死亡率。體色更黑,眼球嚴重外突,貧血更加嚴重,尤其是鰓及肝臟顯示嚴重貧血,鰾及腎臟腫大,腹腔充滿積液,使病魚外觀呈腹腔膨脹樣。
神經型:發病較慢,死亡率很低,主要表現為病魚運動失常。病魚作旋轉運動,有時急劇掙扎后沉底。內臟嚴重貧血。有時體表出血癥狀不明顯,但內臟有嚴重出血。
5.預防
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,以預防為主。
(1)發眼期卵用伏碘(PVP-I,商品名為10%復方皮維碘溶液)配成含有效碘50毫克/升的濃度(10升水中加入50毫升的PVP-I液)浸洗15分鐘,如水的pH值高,則需用60~100毫克/升。
(2)疾病早期用伏碘液拌餌投喂,每千克魚每天用有效碘1.64~1.91克,連喂15天,死亡率可降低。
(3)每萬尾0.4克左右的仔魚每天投喂24毫克植物凝集素(PHA),分2次投喂,連喂1周為1個療程,且有一定的效果。
(4)可將病魚放在低于10℃的水環境中飼養,或將發病池水溫提升到18℃以上,從而可以控制此病的發生。
(5)用大黃等中草藥拌餌投喂,有一定防治效果。